巫溪县民政局 巫溪县教育委员会 关于开展2024年“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 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的通知

溪民发〔2024〕46号
各乡镇(街道),各中小学校:
为提升困境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水平,强化心理关爱服务保障措施,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儿童工作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对象,重点研究、关注、解决困境儿童面临的特殊困难和心理问题,建立“全方位推动、全景式覆盖、全过程呵护、全链条赋能、全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实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及早开展有效关爱、畅通转介诊疗通道、强化跟进服务帮扶、健全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等六项主要内容,到2024年底,关爱服务项目团辅活动不低于68场次,实现全县困境和留守儿童全覆盖,个案服务不低于31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家庭尽责、社会参与,服务主体多元、服务方式多样、转介衔接顺畅的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逐步提高。
三、主要内容
(一)项目实施周期:2024年4月至2024年10月。
(二)参与对象:全县未满18周岁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城乡留守儿童,以及其他困境未成年人。
(三)实施方式: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此次项目由重庆师范大学专家团队承担实施,面向全县困境和留守儿童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团体教育辅导,教授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基本调适技能,筛查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未成年人实施一对一跟踪个案服务,预防因心理问题发生恶性不良事件。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1.团体辅导。实施团队在团体情景下对困境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形式,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2.个案服务。实施团队以困境儿童个体为基本服务对象,通过个性化、专门化的服务方式进行干预和支持,主要以个人为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面对面的咨询、治疗、辅导、评估和指导等形式,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个人成长。
3.转介服务。构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诊疗和回归社会关爱帮扶全周期服务体系,建立畅通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必要时开展转介服务。
四、任务分工
(一)县民政局。负责做好“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牵头统筹工作,确定困境、留守儿童身份信息,及时对接县教委、各乡镇(街道)、实施机构,制定实施计划,督促服务有序开展,做好后续持续跟踪、转介服务、项目评估等工作。
(二)县教委。负责困境儿童就学信息确认工作。负责协调、指导各学校积极配合实施单位开展团辅工作。
(三)各学校。负责组织在校的困境、留守儿童参加团辅活动,配合实施单位结合本校实际确定团辅活动主题,负责活动开展场地落实、布置,积极配合实施单位做好困境儿童后续跟踪、转介服务工作。
(四)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困境儿童摸排、确认、统计、上报工作。积极配合实施单位,做好我县非在校困境、留守未成年人的团辅、个案和转介服务。
(五)实施机构。负责对接县民政局、县教委,及时确定实施计划。负责按照项目要求,组建专家团队,按照计划开展团辅、个案、转介等服务。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备受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各乡镇(街道)、各学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把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密切沟通配合,推动关爱服务对象范围向有需要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拓展。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二)精准施策,统筹推进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学校、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及时与实施机构沟通,因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制定团辅方案和措施。注意方式方法,在对困境、留守儿童全覆盖参与的基础上,各学校、乡镇(街道)要谨防困境、留守儿童“被标签化”,每场团辅活动按照困境、留守儿童与非困境、留守儿童合理搭配的原则组织参与,其中困境、留守儿童要求全覆盖参与,每场团辅活动总参与人数不得超过100人。针对同一服务对象的团体辅导原则上不得少于2次,且间隔时间1个月以上。在实施过程中,请各中小学校积极动员困境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共同参与团辅活动。
(三)强化培训,持续开展服务。要加强能力建设,要以此次项目为契机,以直接接触和服务儿童的教师、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志愿者等,以及未成年人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为重点群体,提升其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和实务干预能力。积极引导困境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儿童加强亲情陪伴、情感关怀,加强巡访关爱,及时了解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等需要,尤其是加强存在心理危机隐患、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日常摸排监测,让内在心理可视可知、潜在危机可防可控,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帮扶从“后治”到“先预”转变,切实守护困境儿童心理健康。
附件:巫溪县2024年“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儿童项目团体辅导任务计划表
巫溪县民政局 巫溪县教育委员会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