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巫溪县国道G651巫溪至大九湖段公路工程(重庆段〕)

关于《巫溪县国道G651巫溪至大九湖段公路工程(重庆段)》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
(非辐射类)20250618
巫溪县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示如下,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2025年6月18日—2025年6月24日(5个工作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www.cqwx.gov.cn/bm/xsthjj/;反馈意见受理方式:电子邮箱sthjjzb158@163.com、电话023-51811179、传真023-51522557;通讯地址:重庆市巫溪县柏杨街道广场西路57号,邮编405899。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 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巫溪县国道G651巫溪至大九湖段公路工程(重庆段) |
重庆市巫溪县双阳乡白果林场 |
巫溪县宁之源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渝佳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
国道G651巫溪至大九湖段公路工程起于巫溪县双阳乡清水桥,经龙洞湾、菜籽坪、击鼓坪,穿横梁山隧道,止于湖北大九湖,省际接线在跨界隧道内。重庆段路线全长9.115公里,共设置桥梁113米/2座,涵洞35道,隧道3163米/3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隧道工程、桥梁涵洞工程、环保工程及其他工程等,工程总投资78758.151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421.0万元。K0+000~K5+130段采用双向两车道四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度8.5米;K5+130~K9+115段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米。 |
生态环境:跨水桥梁的施工应尽量选在枯水期进行;尽量减小施工污水、垃圾和其他施工机械的废油对水体的污染。严格按照批准的林地范围进行树木砍伐,不得砍伐征地范围之外的林木。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爆破次数和爆破强度,在林区避开清晨和傍晚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不得影响鸟类及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区域陆生野生动物物种和物种多样性的多种廊道方案和措施。对永久用地范围内477株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取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相结合的措施。对工程建设占地区内的14株古树名木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除无法避免的路基外,禁止在保护区内设置弃渣场、施工营地、拌和站等临时占地。对路基开挖严格按照施工红线进行,单向施工,不修建施工修道,尽量减少对边坡地表植被的破坏。 水环境: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以SS为主,施工废水应经沉淀池后回用,不排入外环境,对水质影响小;施工人员聘请当地居民或专业施工人员入住居民家,生活污水经居民家化粪池收集处理后作农肥,不外排,对水质影响小。隧道内设置排水系统,出入口处设置沉砂、隔油池,隧道排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大气环境:施工中加强土石方开挖、回填和运输的管理,并采用湿式作业,对施工场地及施工道路进行定期洒水;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注意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尽量降低摊铺温度,摊铺后采取水冷措施,沥青烟对环境空气影响小。加强公路管理和路面养护,保持公路良好运营状态。 声环境:加强施工管理,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在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可降低到最小程度。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如限制性能差的车辆进入公路,在保护区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可以有效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 固体废物:施工期生活垃圾分类袋装收集,送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对环境影响小;弃土弃渣运往渣场,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公路路面日常散落固体废弃物由公路养护部门定期清扫收集,统一集中处置;行驶车辆及过往人员丢弃的生活垃圾由公路养护部门定期清扫收集,就近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理。 |
1.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巫溪县国道G651巫溪至大九湖段公路工程(重庆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项目代码:2109-500238-04-01-829676。 2.巫溪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关于巫溪县国道G651巫溪至大九湖段公路工程(重庆段)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用字第500000202300006号)。 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同意巫溪县国道G651巫溪至大九湖段公路工程(重庆段)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建设的行政许可决定〔林资许准(渝)〔2025〕08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通知发改基础〔2022〕1033 号(G651大九湖、巫溪、城口段)。。 |
在项目现场、互联网、报纸等进行了二次公示(采用网上报告书全文本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