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登录 | 注册 | 我要留言
巫溪县 峰灵镇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工作情况

矢志不渝为民忘病痛 “战疫”“战贫”助民奔小康

日期:2020-11-11

矢志不渝为民忘病痛 “战疫”“战贫”助民奔小康

——记峰灵镇退役军人李权

李权,男,现年48岁,中共党员,任峰灵镇谭家村第一书记。于1991年12月1日参军入伍,服役于雷锋生前所在团,部队服役期间,1992年获优秀士兵称号,1993年至1994年被评为优秀卫生员两次。2020年被重庆新桥医院医生诊断为“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在病魔面前,李权毅然坚定不移地说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退役军人,纵然再疼痛,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必须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在抗疫和战贫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始终牢记入党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身残志坚 情系群众

李权1995年参与抗洪抢险,奋战五天五夜,获团嘉奖,不幸身体劳累过度,由此残疾军人的烙印深深的扎在他的命格里,本来可以在部队继续报效祖国,无可奈何因为身体的残疾被迫返乡。

返乡的他并没有放弃信念,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以一名军人的标准扛起责任与担当。

退伍待业期间,他的父亲患肝癌去世,母亲亦体弱多病,这对本就十分拮据的生活无疑是雪上加霜,他深知国家的困难、党委政府的困难,李权没有以伤残军人身份要求当地党委政府给予帮助照顾,没有向当地党委政府伸手,而是默默地拿起锄头务农种田以维持生计。1997年12月,县安置办安排其在巫溪丝绸公司工作。然而好景不长,2004年迎来改革大潮,李权成为了一名下岗职工,家里只能靠着其妻子从事民师的每月120元工资度日,即便生活再苦再难,李权深谙改革之重要性,以“舍小家顾大家”之精神气概拥护改革、支持改革。下岗后的他开始自主创业,经营一家烟花爆竹店,靠着安全与诚信,为一家人的生活撑起“一把伞”。

2020年正月,当新冠肺炎疫情无情地肆虐着中华大地的时候,李权主动请缨,不畏零距离接触外来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忍着双侧股骨坏死剧烈的疼痛,深入一线走村入户宣传防疫知识,劝导30多起聚集活动,排查外来人员120多人,确保谭家村全村老百姓零感染。

坚持原则带民致富

“四进七不进、八步两公示一公告,我们必须按程序来召开社员大会,逐户评定……”李权要求谭家村村支两委的干部在贫困户进退中要讲程序。2019年3月,李权主动投入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峰灵镇谭家村第一书记参与战贫。

期间,他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在贫困户谭广立家中,得知他是双残户,并且患了双膝盖重病,动手术要花费巨额的费用,他四处奔走,主动到镇属民政办、扶贫办、社保所咨询政策,最终为其申请了相应的政策补助,让一家人平稳地度过了“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窘境。

“感谢李书记的真情关怀啊!要不是他的积极争取,我们这一家人估计已经倒了,我也不在了……”出院的谭广立含着泪说道。

像谭广立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在走访贫困户陈光清家时,李权发现他是一个肢体四级残疾人,住的房子破旧不堪,再加上又患有矽肺病,依靠其自身发展估计永远都要住危房,为了让其有安全住房。李权为其申请搬迁政策,2019年住进新家的陈光清合不拢嘴地对外人说着:“感谢党的政策啊,感谢我们村的李书记,要不是他帮忙申请,我一辈子都住不进这样的房子啊!现在下雨不怕漏水,天晴不怕刮风,再也睡得着瞌睡了……”

2019年6月,即便因双侧股骨头坏死,医生要求他必须住院动手术,可是脱贫攻坚正是“收官大决战”关键时刻,需要再摸底、再排查、再走访,确保户均达标脱贫;此时的李权仍一心扑在脱贫攻坚工作上,放弃手术,一心走村入户,全村688户,户户了解情况,特别对四类户户户心中有数,辖区贫困户77户分户施策做到“六个精准”。

“李权是长期被群众挂在嘴边的好书记,我们一起入户经常他是一瘸一拐,纵然老高处,需要爬几百米的地方他都亲自去看,入户了解情况,询问农户的吃穿住……”谭家村党支部书记郑达平如实地反映到。

近年,谭家村经过多方努力,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得到稳妥解决。累计危旧房改造25户,搬迁5户;化解矛盾纠纷及问题100多起;硬化道路4公里,新修路4公里,1000多村民受益,从双树村引水至谭家1社解决100多人的饮水问题;狠抓产业发展,种植冬桃1500余亩,成功注册“巫溪冬桃”商标,77户贫困户累计户均增收15000元以上。谭家村入选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录、被确定为重庆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至2020年10月全部清零,实现了整村全部脱贫的目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人人自危面前,还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面前,李权都率先垂范,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始终秉承我要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念。

2014年,在洪水侵袭峰灵时刻,李权不分白日昼夜,救民于难。在收到峰灵村村干部报告时,冒着大雨及时奔赴现场,将76岁的周润秀背出危房……

“谢谢李书记,要不是你我就死在屋里了,娃娃女子都没在家,我一个老年人身体又不方便,跑不动,眼看洪水都要把屋淹了,只能在哪里等死,没想到你不顾自己安危,把我背出来,太感谢你了……”家住九龙村的刘福林,是2014年洪水最大的受害者之一,被李权救出后感动得说到。

同时,在双树村受灾点,李权积极疏散人群200余人,保证了大雨期间无任何人员伤亡。

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李权虽然是一名平凡的退役军人,但是平凡的人生他用坚毅和果敢孕育了不平凡的轨迹。也正因为他的这份执着,这份初心,这份担当,诠释了人民心目中真真正正的“军人是世界上最光荣的职业”;也正因为他的这份坚守,这份信念,这份无畏,诉说了军人铁一般的为民情怀;也正因为他的这份无私,这份奉献,这份付出,造就了干群一家亲、全民奔小康的其乐融融愿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