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疫情防控” 政策解读
重庆市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二版)政策解读
日期:2021-04-10

重庆市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第版)政策解读

2021326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疫防控组印发了《重庆市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版)》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机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精准防控工作策略进行了精准部署全文涉及重点人群管控重点场所防控措施社会面管控监测预警、自我防护、重要时点防控强化责任落实个方面。

一、哪些是重点人群?

入境人员未满14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自我健康管理)的人员

(二)全国当日公布高中风险地区后,自高中风险地区来巫返巫未满14天的人员。

(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由卫生技术人员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

(四)外省来巫返巫,未达到重庆市管理要求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患者和解除集中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

达到重庆市管理要求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恢复正常生活后,出现核酸复检阳性的人员

二、哪些属于重点场所

)口岸进口冷链食品储存、运输、售卖场所。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学校、托幼机构

跨省市的长途客运站

酒店商场超市、商务楼宇等密闭场所

养老机构、福利院、监管场所。

集中隔离场所。

三、怎样科学精准做好社会面管控

(一)社区(村)活动管控各社区(村)科学、合理设置卡口,拆除不必要的物理隔离,做到卡口应开尽开,不再检测体温,便利居民出行。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动态调整重点人员健康管理政策,加强重点人员搜索排查。

(二)公共场所活动管控在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完备、落实预约错峰、做好瞬间流量管控、合理核定接待人数、清洁消毒、科学做好防护等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旅游景区、公园、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文化娱乐场所、餐饮商超,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外体育健身场所均恢复开放统一限制人员流量,但不得超过核定承载量。

(三)聚集性活动管控。有序放开家庭聚集性活动和大型群众性活动;适度放开宗教场所、殡葬服务等单位活动;有序放开婚宴、丧葬等家庭聚集活动,落实登记、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措施,控制人员密度,缩短活动时间;在落实举办方主体责任和做好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允许有序举办一定规模会议、会展、体育赛事等活动,举办500人以上会议、1000人以上规模体育赛事活动,须经活同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审核评估其余情况下取消疫情防控备案制。

四、什么是多点触发监测预警

围绕重点人群、场所、环境等开展监测,实现病例、症状和危险因素监测信息汇集,加强发热病人及风险人群筛查,及时预警。

规范异常监测事件信息早期报告,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实现早期发现、预警。

坚持对购买退烧、止咳、抗病毒药、抗菌素等药品人员实施实名登记,所有零售药店统计每日记录后上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社区,由社区负责追踪病人并引导其及时就医排查,形成全流程闭环

五、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科学佩戴口罩。个人应随身携带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或封闭的场所,或接触发热病人等均需佩戴口罩。同时,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正确规范洗手、经常清洁通风、注重咳嗽礼仪、坚持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安全有序流动等健康生活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家庭常备必要防护物品。

)强化健康管理。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特别是前往疫情地区或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接触高危行业或健康异常人群后,要关注自我健康状况,具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者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尽快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获得有效预防。

)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近期如存在入境、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接触已知感染者、健康码异常等情况要主动向社区申报,根据有关要求接受相应管理。要强化法律意识,履行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公民义务。

六、怎样做好重要时点防控

假日期间各部门做好人流量增大的应急准备,做好人员值班安排和物资保障。在保持常态化防控基础上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和重点物品监测,落实各类公共场所日常清洁、通风、消毒和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采取自助支付、预约、错峰、控制瞬时人流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做好游客疫情防控,落实人员佩戴口罩;重点关注游客中的老幼孕等群体。保障假日期间诊疗需求,做好人员聚集场所医疗救治保障,保障游客基本医疗和急诊急救需求

七、怎样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政府主导、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原则,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各级政府加强对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落实防控资金和物资保障;各有关部门加强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各企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