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因独特的盐卤资源,创造了大宁盐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孕育了宁厂古镇5000多年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产。然而,岁月更迭,辉煌一时的大宁盐场陷入窘境,大部分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损毁严重,2022年,我县启动了对大宁盐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没落的古镇也将重塑千年风韵魅力,赛马比拼“晒”项目,今日关注——《县文化旅游委:加大古镇文物修缮力度 重塑千年盐场风韵魅力》。
宁厂古镇,依山傍水而建,青石街道逼仄,吊脚楼、过街楼等古建筑和民居沿后溪河蜿蜒延伸,俗称“七里半边街”。有着5600年的制盐史,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盐泉,也是三峡地区上古盐文化与原始巫文化的发源地。为延续历史文脉,2022年,大宁盐场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盐场工人俱乐部
盐工俱乐部,是大宁盐场保护修缮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俱乐部内部的舞台、楼梯均已完成修缮工程,最大限度地恢复俱乐部原貌,
大宁盐场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龙君庙、秦家老屋、盐大使署、盐工俱乐部、吴王庙等11处古遗址组成。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次修缮项目包含盐工俱乐部、秦家老屋遗址和供销社旧址三个点位。
供销社旧址正在修缮门窗
大宁盐场遗址保护修缮项目施工员贾忠源介绍,目前我们盐工俱乐部、秦氏民居已经基本修缮完成,剩余的供销社主体基本完成了80%,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大宁盐场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旅游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相融合,更好实现保护修复、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县文化旅游委将在2024年把大宁盐场遗址一车间制盐遗址和三车间制盐遗址文物点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大宁盐场遗址所有文物点的保护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