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街镇>通城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巫溪县通城镇人民政府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日期:2024-02-19


2023年以来,通城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求,推动全面依法治县取得积极进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总体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通城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市委关于全面依法治市的决策部署和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精神上来,在领会实质、结合实际、落到实处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工作。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努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结合“八五”普法,充分运用国家宪法日活动、宪法宣誓等载体,加强对宪法的学习宣传,将宪法大学习引向深入,推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单位、进家庭,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重点抓好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把宪法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激励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规范性文件合宪性审查机制,保障宪法在我镇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三)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按照《通城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一项一项梳理工作进度,一件一件抓好落地落实,确保如期完成法治政府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加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力度,落实好法律顾问参与决策过程、提出法律意见等制度机制,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规范的程序、科学的决策维护重大公共利益、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智慧政务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执法行为和裁量权,杜绝执法不公、“运动式治理”等。

(四)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建设。大力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深入实施“枫桥经验”巫溪实践十项行动,健全完善调解、仲裁、复议等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入推进“八五”普法,精心组织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健全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以案说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法治精神、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深入人心,使党员干部群众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健全完善镇、村法律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法律诊所”服务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用网,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通城镇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少数干部法治意识较弱、依法办事能力不够;执法人员少、法律素养不高、能力偏弱;少数群众法治观念、法治意识还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通城镇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全面依法治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落实责任。党委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坚决把中央部署、市委要求和县委安排贯彻好、落实好。把推进全面依法治县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一把手”认真履行好本地区本单位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和县委具体安排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扎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二)理顺机制。切实履职尽责,定期召开会议,加强统筹谋划,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工作。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报告、提请县委研究,抓好负责事项和任务的落实。全力支持配合县委依法治县办工作,共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工作,并及时报告法治建设情况。

(三)建好队伍。选优配强执法干部队伍,突出政治标准,培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加强对法治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育管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优化法律服务队伍结构,强化执业保障,严格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健全法治人才培养选拔等制度,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注重将其中优秀人才吸纳进入法治工作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