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乡简介(2022年版)
巫溪县双阳乡简介
一、区域概况
双阳乡位于巫溪县城东部,毗邻通城镇、兰英乡,距县城48公里,幅员面积226.5平方公里,最低海拔800米,最高海拔2797米,乡辖4个村10个社,792户2658人,耕地面积8735亩,林地面积13万余亩,是全县面积第四,人口最少的乡镇。双阳乡九分山水一分田,幅员广、生态好、人口少、耕地少、干群好是双阳的基本特点。
双阳乡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区位于乡域内,S301省道贯穿通城镇、双阳乡,同兰英大峡谷山水相依,与宁厂古镇、大官山景区相连,与湖北神农架大景区接壤。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暨脱贫攻坚成效
双阳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双阳乡情,以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五个围绕”工作思路(即:围绕“两业融合、三方联创”强党建,围绕“烟药果蜂”抓产业,围绕“水电路房讯”夯基础,围绕“教科文卫体安”惠民生,围绕“担当务实高效廉洁”强队伍),乡村干部始终保持“满拉弓、紧绷弦、加油干”的精神状态,用“绣花功夫”,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带领群众抢抓机遇、奋发图强,绘就出“基础夯实、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大美双阳。
全乡有3个村纳入新一轮整村脱贫计划,其中 :七龙村、白果村分别2016年、2018年相继脱贫销号,深度贫困村双阳村于2019年实现高质量脱贫销号目标。马塘村为非贫困村,2018年列为相对贫困村,同步同向发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014年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9户655人,贫困发生率为27.36%。2020年脱贫4户7人后,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为零。2019年建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2964元,2020年建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5262元,增幅17.73%。
(一)立下“愚公志”,夯实“小康基”。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双阳乡克服重重困难,紧紧围绕“路房水电讯”,夯实基础、畅通血脉、壮实筋骨。2015年初,除通双阳乡人民政府驻地唯一一条硬化路外,村社无一寸水泥路,群众饱受路之艰难。近五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战天斗地,以愚公移山之志,累计打通并硬化村社道路60余公里,特别是双阳村天坪公路22道拐,号称“天路”,用了7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修通毛路,用了5个月硬化成水泥路,安装上“生命护栏”,全乡实现了100%的社、99%的户通水泥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62户,提前完成搬迁计划,彻底改变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现状。因户施策,采取“自建联建代建”方式,累计改造C级危房103户、D级危房144户,于2020年6月底确保了100%的农户住上了安全放心的房子。在实现全乡100%的农户吃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外,强化一级水源地保护,以牺牲畜禽养殖业为代价,确保了通城镇、城厢镇3万余人的优质水源供应。完成了所有农户的农电改造。近五年的脱贫攻坚战,村民们走上了水泥路,住上了好房子,吃上了安全水,用上了光明电,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不敢奢望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二)践行“两山论”,走实“两化路”。
双阳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出路也在生态。乡党委、政府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根据乡情确定了“高山药、低山烟、林中蜂、退耕果”的产业发展思路。全乡集约土地,常态化种植以独活、云木香、苍术为主的中药材5200余亩,建设1个百亩独活种源育苗基地,1个千亩独活示范片,年均药材收入逾1000万元。种植烤烟1000余亩,实现收入380余万元。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种植核桃近万亩。利用林地资源,中蜂保有量2000余群,年均收入逾200万元。每年兑现生态效益林、退耕还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生态红利500余万元,人均1700余元。全乡粮经比调整到2:8,深度贫困村双阳村调整到1:9,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可增收。在抓产业过程中,高度重视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党代表、人大代表的作用,既外联药企签订单,又内建产业党小组抓发展,充分运用群众方法,发挥群众力量,实现互帮互助互建互享格局。同时强化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创新改建新式药材炕房30座,将过去9天烘炕时间缩短到5天内,既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又提升了药材品质和价格,药农内心感激、信心倍增。
(三)抓实“零星事”,做实“民心事”。
乡党委、政府深入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研究出台《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两业融合、三方联创”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思路,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发展起来、把党员作用发挥出来。“两业融合”,即党建主业与发展产业深度融合,把党小组建立在产业上,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在烟药果蜂等产业发展“接二连三”上、在组织引导宣传教育群众上,充分发挥产业党小组的作用,实现党小组在产业上全覆盖。“三方联创”,即建立“帮扶单位机关支部+农村支部、党员+群众、帮扶责任人+建卡贫困户”三方联创机制,以“四改一平一治”(改厨、改厕、改电、改铺,平地坪,治污染)为抓手,联创农村宜居环境。
双阳乡以“四改一平一治”为抓手的“三方联创”,重点着眼于建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户、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同时兼顾非贫困户,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户一策”方案,捆绑资金110余万元,本着“缺啥补啥”原则,采取“自改自建、代改代建、联改联建”等模式,明确帮扶人帮扶任务,带着目标帮扶,实行“以奖代补”,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乡农户基本实现了有漂亮整洁的厨房、有热水洗澡的冲水式卫生间、有规范安全的室内电网、有干净舒适的床铺、有平整清洁的硬化地坪。同时,充分发挥167个非全日制建卡贫困户公益岗位的作用,在道路清扫保洁、陈积垃圾清运、森林资源巡护等方面“定岗、定人、定责、定效”,护住了绿水青山,靓丽了村容村貌,激活了群众精神。
双阳乡党政班子心齐劲足、团结协作、合力攻坚,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满拉弓、紧绷弦、加油干”的精神状态,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指挥有方、协调有力、责任有人、落实有效,做到了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制定方案、在一线协调落实,对工作有责任、有担当、有方法、有成效。双阳乡2017年、2018年、2020获得“巫溪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多次夺得巫溪县脱贫攻坚“流动红旗”,“四改一平一治”的创新举措在全县推广,群众满意度长期保持在高位,到县、到市、进京零信访,干部群众亲如一家、心心相系,用“绣花功夫”绘就了一幅新时时代大美双阳小康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