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城镇基本情况简介
一、地理及气候
土城乡地处巫溪县西北部,距县城71公里,东接中梁乡,南邻天元乡,西接城口县东安乡,北邻乌龙乡。素有巫溪美丽“北大门”之称。土城乡最早开发于清朝康熙年间,清属石门里九甲,民国属汤家乡,1953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至今。
全乡辖11个村,1个社区,57个社,总人口12370人幅员面积2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2万亩、林地22.8万亩。森林以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崇山迭岭,山大坡陡。高山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
二、资源概况
(一)森林资源
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0%,主要以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为主,常绿乔木类植植物丰富,尤其盛产松树和柏树,以及被列入国家《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麂子、野猪、野鸡等。
(二)矿产资源
辖区内矿藏资源丰富,煤矿和古生物化石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有一定储量的磷、铁、铅锌矿资源。
(三)水利资源
全乡充分利用充沛的水资源进行水资源开发,建立中小型水电站6座,平安电站、和平村电站、土城电站、黑水河电站、平阳荆竹沟电站、亮溪电站。
(四)旅游资源
全乡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中梁水库、寒风垭为节点,西溪河岸线、金子山脉为主轴线,以黑水河峡谷、平安花子溪溶洞、黄龙坪、五峰奇峰为主要景点,形成乡村旅游自然景观带,是休闲养老养生的最佳选择。
基础设施建设
土城乡交通条件比较便利,巫城路S301省道穿境而过;有石乌路和平安大道两条通乡公路;全乡有11个村实现了村级公路通达工程,总里程79公里;现有农村硬化公路16.5公里,2014年新实施石壁、鱼塘两个村的农村通畅工程8公里。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了用电全覆盖。
土城新集镇位于汤家河畔依山傍水,三河交汇风光秀美。集镇内配套设施完善,中心小学、中心医院、农贸市场、四级客运站、敬老院、污水处理厂、农商行、邮政银行等一应俱全。
四、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两化”(农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建设为龙头,以建设生态涵养区特色产业发展示范乡、边贸特色小镇、生态养老养生服务基地为功能定位,重点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边贸特色集镇建设、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生态养老养生基地建设”五大建设,助推群众增收。群众收入以山羊、中药材、干果、魔芋、劳务收入为主,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79元。
五、未来发展状况
举全乡之力,打造边贸特色小镇、建设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区、建设养生养老基地。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四项具体目标: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达到1.5亿元;二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三是城镇家庭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达到25000元;四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突破10000元大关,城乡收入比降低为2.5:1。
实现四大目标的主要措施。一是打造“一线、两点、一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即:巫城路沿线生态民居长廊,承载2000人;土城与和平两个集中居住点,承载5000人;平安大道沿线巴渝民居示范片,承载1000人。力争届末,集镇面积达0.6平方公里,其中土城0.4平方公里集镇人口3500人、和平0.2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50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户籍城镇率达35%。二是因地制宜抓好产业发展,确定山羊、中药材、干果三大主导产业,以“135”产业发展思路(即:到2016年全乡核桃总面积达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山羊饲养量达5万只)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步伐。三是立足土城高海拔富氧生态特色小镇的独特优势,积极发展养老养生旅游产业。四是继续做好劳务经济服务工作,做强劳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