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走进巫溪>行政区划
文峰镇基本情况简介
日期:2014-10-16

文峰镇基本情况简介

文峰镇(Wenfeng Zhen)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因境内尖峰山形如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尖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8°59′07.35"~109°05′25.83",北纬31°31′57.17"~31°37′30.53"。地处巫溪县西部,东与塘坊镇、长桂乡毗连,南与奉节县的竹园镇、平安乡相邻,西与朝阳镇接壤,北与天元乡连接。境内有国家级4A级风景旅游区和重庆市旅游名村—红池坝。人民政府驻文峰镇新镇街133号,电话区号023,邮政编码405803,距巫溪县政府驻地46千米。

政区沿革  清属通城里十六甲,民国置文峰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9年,建镇。2005年,区划调整后,文峰镇管辖原文峰镇、正溪乡、建楼乡、金盆乡所属行政区域。

政区划分  2013年末,辖文峰社区、红池社区2个居民委员会,三宝、长兴、银峰、长沙、思源、正溪、建楼、文峰、金盆、燕岭、农庆、松涛、利民、三星、人和1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7个居民小组、168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3年末,辖区总人口4271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71人,城镇化率30%。另有流动人口13000人。总人口中,男性23959人,占56%;女性18751人,占44%;14岁以下6426人,占15%;15~64岁31233人,占74%;65岁以上5051人,占11%。2013年,人口出生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1.0‰。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9.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1.6千米,总面积48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72平方千米,占97.3%;水域13平方千米,占2.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8.66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中纬度,地形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主要山脉有万顷山,境内最高峰火烧梁位于红池坝,海拔2619米,最低点桂花河位于银峰村,海拔780米。

气候  属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温湿适度,立体气候颇具特色。多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高气温41℃。最低月均气温-7.3℃。无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9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74.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10月,5-7月最多。

水文  境内河道属汾水河流域、后溪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汾水河、干峡河、后溪河、桂花河等4条。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大理石、硫铁矿等。其他自然资源有风能、森林。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山洪、干旱等。山洪灾害年均发生4次,主要发生在4月至10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1998年7月1日文峰镇平坝地区。

经济概况

2013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2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07元,均在2006年基础上增长1倍以上,文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都大幅提高。

农业  耕地面积8.97万亩,人均2.67亩。2013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89亿元。

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中药材、油菜等。

畜牧业以黄牛、板角山羊、毛猪为主。2013年,畜牧业总产值1.0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8%。

截至2013年末,林木覆盖率超59%。

工业  201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比上年增加11.8%。

商业外贸  2013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000个,职工9000人。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亿元,比上年增加15%。

财政金融  2013年财政总收入26065626元。

2013年末有中国邮政、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2.8亿元,比上年增加20%;各项贷款余额0.479亿元。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3年末有文化艺术团体5个,会员140个,其中团体会员140个,文化大户5个,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16个,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农家书屋16个,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藏书64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人。

教育  2013年末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621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6所,在校生2496人,专任教师17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54人,专任教师19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3年末,卫生院1所;病床25张,固定资产总值0.08亿元。专业卫生人员65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17人,注册护士1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6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23人。2013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万人次,住院手术250台次,出院病人1500人次。

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0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6639人,参保率100%。  

广播电视  2011年6月开通文峰有线广播站,乡镇到村650杆千米,现有广播喇叭190只,入户率80%,通响率100%。2011年开通调频转播台。

社会保障  2013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户,人数74人,支出19.7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222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58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30人次,共支出1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29户,人数1851人,支出109.2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0人,支出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78人,支出45.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50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159人次,共支出21.59万元;农村临时救济58人次,支出8.6万元。

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38人,紧急转移安置23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00亩,倒塌房屋204间。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7.3万元。新增就业人员183人,有9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2人,全年共帮助34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27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582人,比上年末增加172人,其中参保职工245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43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0万人和15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9763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60人,比上年末增加2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700人,比上年末增加5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00人,比上年末增加5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20人,比上年末增加20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30人,比上年末增加10人。参加失业保险110人,比上年末增加30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70人,比上年末增加25人。参加工伤保险335人,比上年末增加45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35人,比上年末增加40人。参加生育保险275人,比上年末增加55人。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S102省道过境,境内长22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朝阳镇、塘坊镇。有县乡 (镇)级公路17条,总长102.6千米。文峰公路站日均发送20辆客车,日客运量400人次。

邮政电信  2013年末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36千米,投递点17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50000份、杂志20000册,业务收入360万元。

电信企业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352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770万元。

能源  年售电量累计完成928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8%,供电可靠率99.9%。

名胜旅游

旅游业概况  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1处,县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彭咏梧烈士阵亡地纪念碑1处。

镇区市政建设

镇区道路  2013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102.6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1.19米;桥梁2座,总长度44米。

给排水  2013年末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51千米,生产能力1万吨/日,年工业用水2.5万吨、生活用水27万吨,年人均生活用水29.44吨;排水管道3.5千米,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5500吨。

供电   2013年末镇区拥有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28台,总容量5715千伏安。年售电量累计完成928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8%,供电可靠率99.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