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县农业农村委:《巫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政策解读
日期:2023-01-25

一、出台背景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托。开展土壤普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对于精准施策加强耕地保护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2月,巫溪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便于各单位和社会公众广泛知晓《通知》,现对《通知》内容解读如下。

二、主要内容

《通知》包含普查对象与内容、普查进度安排、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经费保障和形成高质量土壤普查成果等5个方面的内容。

(一)土壤普查工作对象与内容。普查对象为全县范围内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普查内容为土壤性状、类型、立地条件、利用状况普查以及土壤数据库样品库建设、质量状况分析、普查成果汇总汇编等。

(二)土壤普查进度安排。普查工作在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2023—2024年全面开展普查,外业采样于202410月底前全部完成;2025年进行成果汇总、验收总结。

(三)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巫溪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土壤普查的统筹协调、重大问题研究和决策。成立全县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为普查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四)加强经费保障。《通知》要求多方筹措资金,统筹安排,专款专用,保证土壤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可按规定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土壤普查工作。根据工作进度安排,将经费纳入相应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并加强监督审计。

(五)形成高质量土壤普查成果。全县形成土壤普查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等,完成土壤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分布图、酸化土壤分布图、特色农产品产区土壤专题调查图以及高标准农田土壤专题调查图等,配合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建成全市土壤普查数据库。结合全县实际开展有关专题调查,形成本地的普查专项成果。

三、专业名词解释

(一)土壤普查

土壤普查是对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土壤利用及其潜力的调查,包括立地条件调查、土壤性状调查和土壤利用方式、强度、产能调查。

(二)土壤普查与土地调查有何不同

1.范围不同。壤三普对象是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中突出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突出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国土三调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

2.目的不同。土壤三普目的是查明全国土壤类型及分布,全面查清土壤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掌握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等基础数据,实现对土壤的“全面体检”。国土三调目的是全面查清某一时间节点全国土地资源数量及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状况基础数据。

3.内容不同。土壤三普是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土壤类型、土壤立地条件、土壤利用情况等的普查。国土三调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等的调查。

4.方法不同。土壤三普是调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分层土样,分析化验土壤理化性状等,是三维立体式调查。国土三调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利用类型图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实地调查核实变化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是二维平面式调查。

土壤三普与国土三调相互衔接,土壤三普需要用国土三调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来编制工作底图,土壤三普成果可推动土地利用类型布局的优化,为确定特色农产品规划布局、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治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