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 索引号 ]
  • 11500238750071502K/2023-00168
  • [ 发文字号 ]
  • 巫溪府办发〔2023〕77号
  • [ 发布机构 ]
  • 巫溪县人民政府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成文日期 ]
  • 2023-12-20
  • [ 发布日期 ]
  • 2023-12-21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有效性 ]
巫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巫溪县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3-12-21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巫溪县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巫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220

(此件公开发布

巫溪县加快推进气象事业

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的重要部署,根据《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渝府办发〔20212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加快推进我县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所需,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加强气象现代化能力建设,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巫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

(二)总体目标。气象现代化水平达到渝东北片区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在全市范围内有名有位,气象服务保障巫溪实施“绿色崛起”目标的成效显著增强。到2025年,灾害性天气监测分辨率达到5公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智能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分别达到3公里和1公里,暴雨过程预警准确率达到92%以上,强对流天气警报提前2小时发布;气象灾害高风险区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到2035年,建成全市智慧气象发展先行区、气象灾害防御示范区、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气象服务示范区、气候经济发展示范区,巫溪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重点工作

(一)建设智慧气象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发展智慧气象

1.加快推进智慧气象“四天”系统落地。推动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天资·智能预报系统、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和御天·智慧防灾系统等在巫溪落地和本地化应用。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气象领域的应用,探索智慧气象应用服务场景,实现智慧气象与城市运行管理和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气象+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协同观测系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智能预报预测系统、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智能人工影响天气系统等“一平台七系统”在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中的作用。(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委、县应急局)

2.加大气象科学基础性研究。加强气象灾害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研究。开展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预警信息精准智能推送等技术的攻关。开展巫溪老鹰茶、马铃薯、脆李、冬桃、独活等山地特色高效农产品的种植区划、气候品质评估等精细化开发利用研究。开展红池坝、兰英大峡谷等重点景区的气象景观预报的研究和服务。建设巫溪气象科普文化教育基地,建设12个气象科普示范校园气象站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委、县林业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教委、县应急局)

(二)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落实气象服务生命安全要求,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快建立覆盖全面、信息准确、传递畅通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灾害防范能力水平

3.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根据县气象监测站分布,加密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加快区域自动气象站要素升级,构建高、中、低山区立体气候观测,进一步提升我县的气象监测能力。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一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深入推进三峡库区危岩治理攻坚战气象保障,加强三峡库区危岩地灾点气象动态监测。加强突发性、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和转折性天气预报预警,强化中小河流流域、水库汇水区雨情水情监测预警和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为我县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提供科学支撑。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应急局、县水利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各乡镇(街道)

4.提升预警信息发布传播能力。建设基于云架构的县预警信息智能发布系统,无缝对接应急广播、电视机顶盒和基于区域手机用户的发布系统,实现预警信息面向指定区域、指定人群和全媒体精准靶向快速推送。推进预警工作站村(社区)全覆盖,完善“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预警工作体系,构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户—人”六级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体系,推动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应急局、县农业农村委、县文化旅游委、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5.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完善“市—县—乡镇(街道)”三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制定分区分级气象灾害风险等级标准,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实施差异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开展暴雨、大风、高温、雷电、低温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以及诱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的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绘制灾害风险地图,建立与不同预警等级配套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开展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和防御雷电灾害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应急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各乡镇(街道)

6.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运行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分级响应机制,加强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职能和能力建设。健全部门间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共建、数据信息共享、自然灾害联合会商、预警信息联合发布机制。统筹推进预警信息员、网格员、群测群防员等基层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和气象、水利、地震、地质等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应急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委、县林业局、县经济信息委、县科技局,各乡镇(街道)

(三)建设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气象服务保障体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协同高效、优势互补的川渝气象保障体系

7.实施渝东北城镇群协同发展和气象保障服务。围绕大宁河干流、G6911安来高速(巫溪段)、巫云开高速等,开展高速沿线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气象服务,实施渝东北城镇群气象灾害联防联控、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气象保障,为巫溪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北向开放门户提供气象保障。(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应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委、县文化旅游委)

(四)建设乡村振兴气象保障体系。落实气象服务生活富裕要求,推进落实“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8.增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强化粮食安全气象保障,开展重要粮油基地精细化气象服务。围绕巫溪老鹰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气象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培育巫溪老鹰茶和巫溪晚李创建重庆市优质农产品气候品牌,促进特色产业科学高效发展。在市级重点帮扶镇通城镇新建自动气象站、人影作业炮站和村级预警工作站等气象基础设施,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水平。挖掘气候资源,培育通城镇和红池坝镇创建重庆市气候宜居宜游乡村品牌。建设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打造农业气象大数据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覆盖8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重点区域、重要农事季节的人工影响天气抗旱防雹作业力度。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委,各乡镇(街道)

9.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气象服务。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落实“四千行动”部署,强化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气象服务,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创建巫溪马铃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完成巫溪马铃薯申报“中国气候好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助力渝东北打造生态精品农业品牌。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特色产业发展气象保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气象科技支撑。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委、县文化旅游委,各乡镇(街道)

(五)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体系。落实气象服务生态良好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体系

10.强化大巴山腹地重要生态屏障气象保障。建立林业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开展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的森林疑似火点监测服务,强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气象保障。建立强降雨诱发山洪地灾的气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保障能力。锚定“绿色崛起”目标,为巫溪县建设美得自然、建得从容、过得幸福的“森林之城、宁静之城、灵动之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林业局、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

11.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气象服务能力。推进生态环境和气象部门数据共享,提高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能力,强化突发大气污染扩散应急气象保障,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升级改造标准化人影作业炮站,完善弹药装备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生态环境局,有关乡镇(街道)

12.积极发展气候经济。建设全县生态气候资源大数据,开展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和市级气候品牌。推进“中国天然氧吧”和“中国气候宜居县”气候品牌创建,开发气候景观游、体验游、文化游、科普游等服务。加强气候资源监测评估和开发利用,强化生态气候旅游示范带建设。开展红池坝和兰英大峡谷气象景观观赏区建设,开展云台寺佛光、杨家坪云海气象景观预报服务,助力巫溪打造长江三峡生态人文旅游新高地。建设生态气象监测站,为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供气象支撑。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做好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的联合预警。推进巫溪气象科技文化园建设,推动立体气候资源向旅游资源、养生资源和生态产业资源转化。(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委、县林业局、县文化旅游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各县级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要积极主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具体措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县减灾办要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

(二)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加大气象领域的规划、用地、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将发展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气象领域可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和扶持机制。将气象现代化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确保重点工程项目落实落地。

(三)增强人才支撑。完善气象人才政策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气象人才的横向和纵向交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将气象高层次人才培养纳入地方人才工程予以支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为促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