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8339561181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巫溪县畜禽水产养殖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巫溪县畜禽水产养殖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主要承担畜禽水产养殖和动物疫病检测、防控相关事务性工作,为全县畜禽水产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 |||
住所 |
巫溪县柏杨街道丰益路259号2楼 | |||
法定代表人 |
屈治权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 |
0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2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预计2024年全县生猪存栏36.5万头,同比增长2.4%,出栏61.5万头,同比增长1.95%;能繁母猪存栏4.2万头,山羊、肉牛、家禽分别出栏25.8万只、0.83万头、298.3万只,比上年分别增长1.25%、7.99%、2.52%;禽蛋产量8800吨,同比增长17.6%;水产品产量1442吨,同比增长4.82%。全年畜禽水产品产量稳中有升,有力确保了全县畜禽水产品有效供给。 (二)规模养殖稳步发展 全县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159家,3家国家级、7家市级、110家县级生猪调控基地,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213家,年出栏肉鸡10万羽以上的6家、存栏蛋鸡10万羽以上的养殖场3家。建成1个市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一个市级特色苗种场,已开工建设一个标准化冷水鱼养殖基地,推荐申报1个国家级五大行动渔业养殖骨干基地和5个市级骨干基地。 (三)疫情形势总体稳定 落实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相结合的免疫措施,2024年全县累计注射猪瘟疫苗3.7877万头,注射猪口蹄疫苗54.1304万头,免疫羊口蹄疫14.8268万只,免疫牛口蹄疫2.0833万头,免疫羊小反刍兽疫12.8264万只,禽流感免疫145.6552万羽份,免疫犬狂犬病0.8805万只。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狂犬病等强制免疫病种畜禽群体常年免疫密度达97.81%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达78.73%以上。全年应急处置16例,处置1258头(只)病畜,涉及13个乡镇、16个村、16个社、16个农户、14个规模场、16个疫点,均严格按照“早、快、严、小”的规定开展了规范处置,全县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爆发流行。 二、主要工作亮点 (一)强化政策扶持 1.落实保险补贴政策 2024年,争取财政资金1451.8万元,用于畜禽养殖保险保费补贴,计划补贴20万头生猪、1.8万头能繁母猪、60万只蛋鸡保险和5万头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目前已拨付1月至10月保险补贴资金1183万元。1至11月已投保生猪180397头、能繁母猪10669头、蛋鸡保险481000只,已投保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生猪29230头。生猪理赔8587头,理赔金额4706100元;能繁母猪理赔767头,理赔金额1225000元;蛋鸡理赔18138只,理赔金额635395万元;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理赔18730头,理赔金额793080.21元。 2.落实贷款贴息政策 指导26家养殖经营主体(养羊经营主体8家,养牛经营主体18家)成功办理贷款贴息业务,平均贷款贴息周期580天,贴息金额22.1628万元,撬动的贷款总额782万元。 3.强化项目资金支持 一是安排2024年畜禽产能保供基地建设项目资金1250万元,支持22个经营主体新建圈舍14759平方米,新建蓄水池5414立方米,化粪池12759立方米,购置安装机器设备231台(套)。项目建成后新增饲养生猪8000头、肉牛100头、肉鸡30000只。 二是统筹2000余万元,支持经营主体发展特色渔业。争取300余万元支持中梁乡、峰灵镇、田坝镇村集体发展水库大水面养殖、池塘流水养殖、高位池养殖,切实提升村集体收入;争取200余万元,支持大河乡紫花村等村集体盘活闲置冷水鱼养殖场,配套鱼苗、饲料等生产资料;争取600余万元,支持土城镇建设两个拦河坝和引水渠租用给投资业主,每年收益12万元以上;争取900余万元,支持古路镇在龙坪村建设500亩市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支持上磺镇建设200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 (二)特色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一是加快蛋鸡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县大力支持蛋鸡产业发展,先后在古路镇、上磺镇、红池坝镇、塘坊镇等乡镇建成蛋鸡养殖厂(基地)4个,全县年产蛋近8500吨,产值16000万元。2024年争取财政资金700万元在古路镇100万羽产业园新建2栋9层立体式全智能化鸡舍4000平方米,新增蛋鸡饲养量40万羽,目前该蛋鸡产业园是西南地区工艺和设备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养殖基地,年产值达1亿元,出产的“大宁河牌”鸡蛋硒含量达0.2mg/kg,锶含量达0.945mg/kg,自上市以来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供不应求。2023年6月首次直供香港,持续18个月,成为巫溪县唯一农食产品自营出口产品。 二是加快山区特色渔业发展。依托我县得天独厚的冷水资源,引进重庆三峡渔业公司在土城镇和平村建设124亩特色种苗繁育场,项目总投资5000余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最大的水产品苗种场;引进四川川泽渔业公司在土城镇土城社区、平阳村建设35亩冷水鱼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引进大连好生活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带资金、带技术与人川农业公司合作,彻底盘活鱼鳞乡五宋村虹鳟养殖基地;指导中梁乡村集体发展水库大水面生态养殖,年销售生态鱼60余吨,产值达180万元。 (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1.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多次组织召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题培训会,培训乡镇分管领导、工作人员150人次;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指导养殖主体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宣讲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养殖业主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加强排查整改。安排技术人员赴菱角镇、塘坊镇、上磺镇等25个乡镇开展现场排查和技术指导,整改问题42个。 2.持续开展养殖尾水综合治理。一是扎实开展全县水产养殖场情况调查,摸清底数,已完成30亩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尾水治理工作;二是强化水质监测,定期不定期抽取养殖场进行水质监测,责令水质监测不达标的养殖场限时整改;三是将尾水治理作为渔业项目申报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票否决,积极引导和支持养殖业主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建议长效机制。 (四)加强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一是做好畜禽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争取保种经费74万元,巩固建设原有的5个板角山羊保种点、4个大宁河鸡保种单位,指导做好选育保种工作。现有板角山羊核心群体400余只,大宁河鸡核心群1200余只、保护区3000多只,保种能力稳步提升。 二是优化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全县生猪95%以上实行人工授精,对县内26个乡镇6897头能繁母猪进行良种精液补贴,补贴资金55.17万元;使用财政资金15万元采购优质肉牛性控冻精1600支,开展黄牛品种改良,持续提高良种覆盖率。 三是立项编制“巫溪洋鱼”重庆市地方标准,明确“巫溪洋鱼”养殖环境要求、管理技术,切实提高名优冷水鱼品牌价值。 (五)强化科技支撑 1.强化技术指导。2024年,中心积极与国家科技特派团(肉牛组、生猪组、牧草组、兔组)、市农业农村委畜牧总站、水站总站、西南大学、市畜科院、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对接,邀请专家深入养殖基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10余次,提供技术服务20余次,为我县畜禽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一是与市畜科院达成协议,成立市畜科院巫溪分院,建立畜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致力于畜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成果转化,为巫溪的生猪、家禽、牛羊、饲料等畜牧产业资源进行技术支撑。二是以重庆市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为载体,探索巫溪山区特色渔业发展模式,目前已形成山区设施化稻渔种养工艺和设备方案1套、巫溪山区冷流水虹鳟梯级养殖技术模式1套、发表论文2篇。 (六)兽医实验室提档升级 一是强化日常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生物安全手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并严格执行,坚持做好常态化实验室管理,定期实验室生物安全巡查管理,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参加市县相关业务培训和技能比赛,注重以赛强技,加快补齐动物疫病检测技能短板,提升兽医化验员检测水平,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三是加强硬件提升。主动向市级主管部门、县领导汇报实验室迁建事宜。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现已完成实验室装修设计、概算,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预计2025年上半年建成使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