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峰灵镇谭家村,黄桃挂满枝头。记者 陈瑶/摄
近日,峰灵镇谭家村的千亩桃园里硕果累累。曾经的撂荒地如今种满了黄桃、蟠桃等多个品种的桃树,眼下正值丰收季,村民们忙着采摘、打包,新鲜的桃子从这里发往各地,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甜蜜产业”。
图片
清晨的阳光洒满峰灵镇谭家村的桃园,连片的桃树枝叶间,饱满的果实格外惹眼,黄的、红的、白的,多个品种的桃子像小灯笼一般挂在枝头,透着诱人的光泽。谁能想到,如今这硕果累累的桃园,曾经是当地人眼中“不值钱”的撂荒地。
2017年底,乘着鲁渝协作的东风,谭家村从山东引进黄桃、蟠桃等优质品种,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开始发展桃产业。从疏花疏果到套袋防虫,从施肥管理到采摘时间,村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让农户抱团发展,切实享受到特色产业带来的效益。
峰灵镇谭家村党支部书记郑达平介绍,村上采用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发展巫溪冬桃产业。村集体领头创办了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负责具体实施,村支两委负责管理和总调度,村民以土地入股,按股分红。
除了产业分红,当地还有不少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实现就业,这让许多村民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谭家村村民在采摘黄桃。记者 陈瑶/摄
目前,当地成熟的桃子包括了黄桃、油蟠、毛蟠、翠红桃等6个品种,分拣车间内工人每天都忙着给桃子分级、装箱,发往重庆、上海等地,郑达平告诉记者,今年全村桃子产量预计将突破50万斤,按照目前的销量,收益预计可以突破上百万元。
昔日撂荒地,今朝结硕果。下一步,当地将继续发展桃产业,争取更多项目帮扶,不断拓宽产业链和产品附加值,让这颗从荒坡上长出来的“致富果”走得更远,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峰灵镇镇长程翀介绍,谭家村支部领办的为民专业合作社在东西部协作项目的支持下,主要生产冬桃干、果脯等产品,建成后能提升鲜果利用率百分之四十。如今,冬桃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已成为峰灵镇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下一步,峰灵镇将通过技术创新、农旅融合、深加工等方式,推动冬桃产业从单一鲜果销售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