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部门乡镇
蒲莲镇:巧用“时间差” “订单椒”助力群众增收
日期:2025-09-08

如何让农田不“闲”、农户不“歇”,在传统产业之外拓宽增收渠道?近年来,蒲莲镇瞄准农业生产的“时间差”精准发力,创新探索出“订单+合作社+农户”的致富新模式。在老鹰茶休采的空窗期,当地将闲置农田打造成连片“辣椒基地”,不仅让农闲村民忙起来、腰包鼓起来,更成功蹚出“一田双收、双业驱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为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注入新活力。

蒲莲镇中柱村“辣椒基地”。记者 陈瑶/摄

近日,记者走进蒲莲镇中柱村,只见高标准农田里一片繁忙:翠绿的辣椒藤沿田垄整齐蔓延,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满是清香,二十多位村民穿梭藤蔓间采摘鲜椒,“咔嚓”声与谈笑声交织成丰收乐章。而地处丘陵山区的中柱村,此前长期以老鹰茶为主要收入来源,该产业虽收益稳定,但采摘期短,其余时间农田与劳动力“双闲置”,增收渠道狭窄。

错季种植的辣椒

为了让“错季种椒”的想法落地见效,为此村支“两委”联合合作社经多次调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及市场需求,最终确定“错季种植辣椒”的发展思路。由合作社率先搭建起“产销桥梁”,与古路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保底收购订单,提前确定辣椒品种、种植标准和2元/斤的固定收购价格,从源头解决“销售难”问题。

如今,中柱村的“错季种植”模式已初见成效。曾经在老鹰茶休采期闲置的农田,如今变成了四季不闲的“增收田”;过去农闲时无所事事的村民,现在化身家门口就业的“产业工人”,每天在辣椒田里忙碌数小时,就能获得稳定收入。

在“错季种椒”成功的基础上,蒲莲镇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下一步,当地计划在现有100亩辣椒种植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让田地里的“时间差”充分转化为村民口袋里的“增收差”,真正实现“绿了田地、富了乡亲”的美好愿景。

如今的蒲莲镇,老鹰茶与辣椒两大产业协同发力,“春采茶叶、夏种辣椒”的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创新产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条,蒲莲镇不仅让山区的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