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寒冬以来,气温逐渐降低,伴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呼吸道疾病也进入高发期,市民在面对乙型流感等方面疾病时,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近日,记者在县人民医院了解到,来医院就诊的发热病人明显增加,其中大多数病人有反复高热、畏寒、寒战、头痛等症状,而这些可能都是感染乙流的表现。
医生介绍,乙流全称为乙型流感。是一种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乙型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在几天到一周内痊愈,病情较轻的话一般是居家隔离,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病情较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医生告诉记者,老年人、孩子、孕妇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感染乙型流感后,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肺炎或其他严重的呼吸道问题。
医生建议,市民平时也要注意多休息、勤洗手、多喝水、多通风,正确预防、治疗乙型流感。
巫溪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胡晓华科普道:
“感染乙流过后,主要是反复的高热,有些可能会达到39到40度,伴有畏寒,寒战,还有全身酸痛,头痛类的症状。如果说体温大于38.5度的话或者是因发热,症状明显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用一下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还有就是有些病人注意到服药后呕吐,或者是存在一些基础的肺部疾病的患者,包括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病情较重的话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乙型流感是属于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那么我们在居家隔离的时候应该注意(防止)亲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我们要做好室内通风和手部卫生,再就是要保证充分的休息,适当多饮水,进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