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社会民生
杜正坤: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初心
日期:2025-03-05

手不释卷的杜老。

在巫溪县,86岁的老党员、退休教师杜正坤用一生诠释“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的精神内涵。他出生于1939年,退休前曾担任中小学校长、区教育办公室主任等职,多次获“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称号。退休26年来,他担任县政府兼职督学、退休教师协会副理事长等职,继续为家乡的教育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他坚信“人生价值在于贡献”,并用一生坚守这一信念,2021年被评选为“感动巫溪人物”,成为全县学习的榜样。

文化传承 守护根脉

文墨飘香的著作。

在文化传承方面,杜正坤老人展现了极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深知巫溪丰富的民间文化亟待挖掘与保护,于是利用退休后的闲暇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整理出版了《巫溪民间故事》《巫溪方言撷英》《巫溪民俗》等多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其中,《巫溪方言撷英》填补了巫溪文化历史的空白,被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书籍不仅记录了巫溪的历史与文化,也成为了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杜正坤用笔墨为家乡的文化传承搭建了一座桥梁,让古老的巫溪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如他所坚信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他用自己的努力,守护着巫溪的文化根脉。

关心后辈 责任在肩

书香满溢的杜老书房。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杜正坤同样不遗余力。他是巫溪县关心下一代五老工作室的重要成员,每年都随调研组深入中小学校、乡镇、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现状、家长学校、青少年普法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并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和县关工委决策提供参考。他还通过撰写文章、发表言论等方式,积极宣传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3年至2024年,他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火炬》发表关工信息190件,其中2024年发表138件,并在巫溪网开辟了反校园欺凌专栏、银发之光专栏,宣传先进事迹,助力青少年成长。他深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因此,他始终将关心下一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风典范 榜样力量

欢聚一堂的杜家。

杜正坤不仅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公益方面贡献突出,更以身作则,为家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的家庭成员多达30余人,每逢周末假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杜老总是耐心倾听,为晚辈们提供建议,教导他们正直做人、老实做事,牢记党的政策和伦理道德。多年来,他不仅在事业上成就斐然,更在家庭生活中展现出高尚的品德。他陪伴伺候瘫痪的老伴10多年,不离不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与责任。2022年,他的家庭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最美家风”家庭称号,这是对他多年来言传身教的最好诠释。他常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他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无私奉献 爱心永恒

共读时光的杜老夫妇。

更令人敬佩的是,杜正坤老人在2007年向重庆市红十字会递交了遗体捐献申请,决定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献给社会,用于医学研究和帮助他人重获光明。这一无私的决定,再次彰显了他大爱无疆的精神品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杜正坤老人用一生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与担当。他虽已年过八旬,却依然在为家乡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余热。他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巫溪这片土地,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正如他所坚信的:“为人民服务,就是为自己的幸福。”杜正坤用一生的坚守,书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