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巫溪县尖山镇,00后青年刘清清带领的“腊年代”项目,凭借突破性技术创新,让传统腊肉以“零添加”健康标准走向国际市场,年营收突破400万元,并成功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铜奖。
巫溪“腊年代”项目团队。记者 肖蕊/摄
据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国家部委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据大赛官方数据,2024年共有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报名,参赛人次达2083.6万,覆盖哈佛、牛津、斯坦福等152所世界百强高校。全国总决赛奖项仅4640个,“腊年代”项目从海量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斩获铜奖,体现了其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的双重认可。
“腊年代”项目通过创新研发,成功应用了液氮保鲜、智能腌制、低盐调控等核心技术。这些技术革新不仅建起了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更关键的是让产品通过了严格的“零淀粉、零色素、零添加”认证,有力回应了市场对腊肉健康属性的关切,并为传统美食打开了新销路。
项目创始人刘清清。记者 肖蕊/摄
创始人刘清清:其实获得这个大奖还是非常开心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但是就获得了国家级铜奖,内心也是非常激动的。获得这次比赛的成果之后,我觉得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就是带动我们品牌宣传。
不仅如此,“腊年代”的成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农户增收。展望未来,刘清清和她的团队目标明确:在稳固国内市场的根基上,借助跨境电商和持续的产品创新,让承载着巫溪风味的腊肉香飘世界。项目的壮大,也承载着为家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助力乡村发展的期望。
刘清清:工厂建成之后也是为了能够带动当地的就业问题,提高当地的就业率,还可以促进农户增收,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从返乡创业的初心,到技术创新的突破,再到带动乡亲致富的实践,“腊年代”项目正成为巫溪千年腊肉焕发新生、走向世界,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生动注脚。
尖山镇人大主席李诗轩:大学生返乡创业对我们当地老百姓增收、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对当地非遗传承都有很大的帮助,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生动体现。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的大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返回家乡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