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社会民生
我的超人奶奶
日期:2025-09-02

“我的奶奶是个超人,她什么病都能给我们治好。奶奶的每一分、每一时都在关心我们,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把最坏的东西给自己……我的奶奶比超人都厉害。”暑假期间,即将小升初的学生潘军准备卖掉自己的废旧书本,但他唯一保存了自己11岁时写下的作文《我的奶奶是超人》。潘军轻轻抚平卷角的页边,将作文本小心地塞进柜子里。他知道,那些废旧书本可以卖掉,但这页薄薄的纸,却承载着他永远不愿丢弃的温暖。

这位被孙子称为“超人”的奶奶叫杨光辉,家住长桂乡孔梁村,今年73岁,十年间,她在接连失去丈夫和两个儿子、儿媳改嫁的情况下,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为四个年幼的孙儿孙女筑起遮风挡雨的铠甲,写就了一段感动岁月的传奇。

杨光辉与孙子的合影。记者 冉梦竹/摄

雪落肩头时  她成四个孩子的顶梁柱

时间倒回2012年,那时杨光辉的两个儿子已成家,大儿子在家里务农,小儿子在珠海打工,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命运的打击接踵而至。  

2012年6月,二儿子潘长森在工地劳累一天后,夜间于宿舍休息时突发疾病身亡。二儿媳在丈夫去世半年后改嫁,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杨光辉没有阻拦,只是默默地把两个孩子搂在怀里:“你们还有奶奶。”  

2012年12月,杨光辉还未从悲痛中走出来,更大的灾难降临。大儿子潘长国在家劳作时突发脑血栓,因抢救无效撒手人寰。大儿媳不堪生活的重负,最终也选择离开,又留下两个孩子,最小的还不到半岁。

就这样,抚养四个孩子的重担便落在杨光辉和老伴潘明华身上,那一年杨光辉60岁,潘明华63岁。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却开始了人生最艰难的抚育之路。两人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一个去地里干活,一个在家照顾孩子。

“最困难的时候,我和老伴一天就吃一顿饭。”日子虽苦,老两口在这种极度节俭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坚强乐观的心态。眼看着日子慢慢熬出头,他们都健康长大,命运再次给这个家庭致命一击。

2022年1月,操劳一生的老伴潘明华因骨髓瘤,也最终离开人世。

“奶奶的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就像落了一层雪。”20岁的孙女潘燕回忆起葬礼那晚的场景。

那个冬天,成了杨光辉生命中最寒冷的季节,短短十年,痛失了三位至亲,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柱。

村里也有人劝她:“把孙子送人吧,你年纪大了,一个人怎么养得活四个孩子。”她摇摇头,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只要我还活着,这个家就不会散。”

灶台烟火里 藏着她的超能力

杨光辉的一天是从早上5点开始。当大山还沉浸在睡梦中,她已轻轻地从床上起身,利索的换好衣服。为了不吵醒熟睡中的小孙子潘军,杨光辉总是摸着黑下楼。

潘军与他的奶奶杨光辉。记者 冉梦竹/摄

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准备猪食,因为这是杨光辉当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她先是将红薯藤放在木墩上,用厚重的菜刀“哐哐哐”地剁成碎末,这个动作她每天要重复上百次,以至于右手关节明显粗大了一圈。

喂完猪,她又径直走向厨房,麻利的拾起一把干枯的木柴,在晨曦中升起一缕炊烟。灶膛里火苗在跳动,映照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庞,锅里的稀饭开始咕嘟作响,顺手往灶灰里再埋几个红薯,这是孩子们简简单单的早餐。

除了料理家务事,地里的几亩玉米、红薯和菜地都等着杨光辉打理。吃过早饭,她便扛起锄头到菜地除草,动作利落地将杂草连根拔起。“这些菜是全家人的口粮,马虎不得。”9点钟的太阳渐渐毒辣起来,她要赶紧转到玉米地除草。  

做完农活,她又趁着好天气,去山上捡柴火,偶尔也会捡些废品卖钱,攒着给孩子们买文具。  

中午时分,孙子们也会做好简单的午饭,等她回来。

下午的时光被家务填满。在院子里的水泥池边,杨光辉一边用力搓洗着全家人的衣服,一边念叨:“潘军的衣服最脏,要多洗几遍才洗得干净。”

傍晚是全家人最温馨的时刻。杨光辉变戏法似的做出三菜一汤,唯一的荤菜总是放在孙子们面前。“我不爱吃肉。”她常常这样解释自己碗里的素菜。  

等孩子们都睡下后,杨光辉还要完成最后的家务:检查门窗、准备第二天一家人的伙食,天气稍微寒冷时,还会起来给孙子们盖好被子。

“有手有脚,总能养活孩子。”尽管杨光辉落下一身病,但她从不主动向人诉苦,而是用十年如一日的“超能力”,给孙子们撑起一个家。

奖状墙作证  爱能开出花

尽管杨光辉没读过书,但她对四个孙子的教育从不懈怠。她靠养猪、卖菜、低保,精打细算着一家人的开支。

“知识改变命运,再苦再穷,也要送你们读书。”这是杨光辉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没有文化,却把最朴实的道理传递给孙子们。

最困难的是2022年,老伴去世不久,面临四个孩子同时上学,所有费用加起来得好几千元。那段时间,杨光辉白天就去工地干活,晚上再抽空料理家务事,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六小时。

“有天,我看见奶奶走路很慢,偶尔揉捏着腰,半夜还常听到压抑的呻吟声。”大孙子潘进回忆,“后来才知道她喂猪时闪了腰,但第二天她照样早起给我们做饭。”

在杨光辉的坚持下,四个孩子都走进了课堂,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从未拖欠过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2024年,二孙子潘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

“奶奶不注重成绩的好坏,但她在对待我们的学习习惯上却异常严格。”潘奥回忆起小学四年级的一件小事,至今都对他影响深远。

那是一个暑假期间,潘奥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玩耍,总是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该做作业的时候认认真真做,该玩儿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玩,学习态度要端正,再这样,我直接把电视机断电。”杨光辉在劝说无果后终于发了火。

“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用你操心。”潘奥有些不服气的反驳道。

“那行,我不管你了。”杨光辉温和的目光变得犀利起来,脸也涨得通红。

两个人在争执后不欢而散,奶奶失望的眼神刺痛了潘奥的心。

“冷静下来后,觉得对不起奶奶,她都是为了我好。”此后,潘奥改掉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

令人欣慰的是,孙子孙女在这样的环境都健康长大。如今,孙女潘燕已在重庆找到了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大孙子潘进已考上了大学,在学校勤工俭学;二孙子潘奥在白马中学上高中,成绩名列前茅;最小的孙子潘军今年已小学毕业,即将开启中学生活。

“我们希望她身体健康,不要那么累,等我们长大了,换我们来保护她。”孙子们说。

灶房的烟囱又升起了炊烟,杨光辉的身影在灶台前忙碌着。这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老人,用十年光阴证明,爱或许不是超能力,却能让一个普通的老人变成“超人”。而当孩子们羽翼渐丰,他们也终将成为守护这位“超人”奶奶的铠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