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庆巫溪的深山密林中,百万株野生老鹰茶树静默生长。这些毛豹皮樟树,曾是盐马古道上背盐工的“生命之饮”,如今却以“一棵树”为支点,撬动起涵盖种植、加工、文旅、健康、科技的多元化产业版图。从深山野茶到国际有机认证的“重庆爆品”,巫溪老鹰茶的产业化进程,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
生态觉醒千年古茶焕新生
老鹰茶古树。
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渝陕鄂交界处,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0.2%,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生态特点,为老鹰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我们拥有全国最大的老鹰茶古树群,据初步普查,巫溪境内野生老鹰茶树超100万株,其中一级古树10株,百年以上古树超过5000棵,野生老鹰茶树资源居西南地区第一。”巫溪县老鹰茶及茶叶产业指挥部主要负责人表示,“这些古树是我们最宝贵的绿色遗产。”
过去,这些古树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村民零散采摘,每斤鲜叶仅卖2-3元,产业发展缓慢。转变始于2018年,当地政府聘请农业专家对古茶树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普查结果令人震惊。”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曾亮回忆道,“我们发现巫溪老鹰茶的黄酮含量是普通绿茶的3-5倍,氨基酸含量也比传统茶类高出不少,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专家们的结论激发了县委县政府的生态觉醒。巫溪制定出台《巫溪老鹰茶古树资源保护实施办法》,建立古树资源档案库及“一树一策”监测评估机制,规范古树资源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为老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老鹰茶嫩芽。
“现在我们只采春梢,留足休养期,保证古树健康。”蒲莲镇副镇长郑万山说,科学保护让古树焕发新生。
目前,全县已下达2025年度老鹰茶基地建设项目及投资计划,投入近3000万元用以新栽植老鹰茶150万株;下半年,预计年底全县老鹰茶种植规模将达到420万株,建成胜利——文峰、上磺——蒲莲两个示范片,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
跨界融合一棵树长出多元产业
巫溪创新的“1+2+1+N”产业培育模式(一套保障制度、两个产业基地、一个核心品牌、N条销售渠道),重塑了产业生态。它不仅优化了产业基因,更成为巫溪县绿色崛起的一支生力军。
近年来,借助鲁渝协作的强大东风,引进2100万元资金,在长桂乡、蒲莲镇打造了两条高标准老鹰茶产业带;与广东茗皇茶业共建火锅伴侣生产线,开发“吃重庆火锅,喝巫溪老鹰茶”消费场景,让老鹰茶与重庆火锅这一城市名片紧密相连,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
除此之外,在加工端,巫溪以标准建设和工艺创新为核心,推动老鹰茶从“传统饮品”向“现代精品”跨越。如建成国内首条老鹰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实现鲜叶分级、萎凋、发酵、干燥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实现产值年增长44.22%;联合西南大学等高校院所攻克“微压凝香”“定向发酵”等关键技术,其中,金蒲莲公司推出的老鹰茶“小金片”,首创“微压凝香”技术,将传统散茶压制成4毫米超薄金片,茶香释放效率提升5倍。
老鹰茶相关产品。
在功能端,联合四川省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和相关高校,利用老鹰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化疾等功效,将夏秋老叶利用率从不足10%提升至80%,成功开发11大类日化美妆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填补了产业链空白,更以‘国潮+科技’双引擎,推动老鹰茶从‘田间’走向‘妆台’,开辟百亿级新市场。”巫溪县委宣传部部长马丙合表示,当前,巫溪县委、县政府已将“巫溪老鹰茶”作为全县“一主两辅”重要支柱产业进行了重点打造。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老鹰茶生产、经营、销售企业20余家,并创新推出了老鹰茶冰棍、冷泡茶、豆瓣酱、咖啡、饮料、啤酒等衍生产品100余种,年产量达到780吨,综合产值突破2.1亿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双向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巫溪的绿水青山,本身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县委书记在产业规划会上强调,通过“生态+产业”融合,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0.2%,茶产业每年减少水土流失12万吨,碳汇价值超千万元。这种生态效益正转化为经济效益:2024年,巫溪老鹰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品牌价值评估达8.3亿元。
更深远的变化在于发展理念的转变。在胜利村,村民将300亩古茶园入股村集体经济,年分红40万元;在龙溪镇,茶农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每亩增收3000元。这种“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让绿水青山成为可持续的致富源泉,老鹰茶从“默默无闻”成为“致富法宝”,当地村民尝到了甜头。
目前全县有1.2万户农户参与老鹰茶产业,户均年增收8000元。20余家企业从事老鹰茶加工销售,创造就业岗位2300个,产业发展的红利惠及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老鹰茶产区航拍图。
巫溪老鹰茶产业的崛起,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样本。它完成了从资源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从商品到品牌的跨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当前,巫溪老鹰茶在地面积达14.86 万亩、产量780吨、产值2.12亿元,这片曾经沉睡的绿水青山,正在焕发出真正的“金山银山”之光,照亮了巫溪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