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社会民生
150亩柿子迎丰收 甜蜜“柿”业促振兴
日期:2025-10-14

金秋十月,硕果压枝。在凤凰街道木龙村的柿子种植基地里,一串串饱满圆润的柿子如红灯笼般挂满枝头,在阳光的映照下色泽鲜亮、格外耀眼。

一串串饱满圆润的柿子。记者 陈瑶/摄

走进木龙村柿子种植基地,清甜的果香便伴着微风扑面而来,连片的柿树林沿着山坡铺展开来,一眼望不到尽头。树枝被果实压得微微低垂,青中透红的柿子簇拥在一起,形态喜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游客的身影,他们或提着果篮穿梭在树林间,仔细挑选成熟的甜柿,欢声笑语回荡在基地上空。

游客正在采摘柿子。记者 陈瑶/摄

邵金林是村里甜柿种植户之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招呼游客、介绍采摘技巧,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他告诉记者,今年气候条件适宜,他家的三亩多柿子树长势格外好,结出的果实个头大、口感脆甜,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和新游客。

谁能想到,如今这片硕果累累的柿子林,九年前还是一片效益低下的传统农田。据凤凰街道木龙村党支部书记刘啟选介绍,受限于传统种植模式和市场行情波动,以前大多种的都是苞谷、红薯、洋芋,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始终难以获得可观收益,村民们守着土地却“富不起来”,产业发展一度陷入瓶颈。

转机出现在2016年。当地政府为打破发展困局,多次组织调研,发现当地的沙质土壤透气性好、排水性强,加之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气候,特别适合柿子生长。找准方向后,村集体迅速行动,整合村内零散土地,发展150亩甜柿。刘啟选表示,这样一来,通过“种植+采摘”的方式发展产业,每位农户每年最低也能有四千元左右的收入。

木龙村柿子种植基地航拍。记者 陈瑶/摄

随着柿子产业逐渐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正轨,木龙村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目前村里已开始规划,在新的区域引导农户发展特色农家乐,让游客不仅能体验采摘乐趣,还能品尝特色美食、带走乡村特产。

从传统农作物到特色经济林,从单一种植到“采摘+旅游”融合发展,木龙村的150亩柿子林,今年预估产量达到5万余斤,产值预计突破20万元。如今,木龙村的日子正像这熟透的柿子一样,红红火火、越来越甜,而这份由“小柿子”撬动的“大产业”,也正成为凤凰镇乡村振兴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