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

11月15日下午,巫溪县城的街头响起一阵阵质朴而坚定的歌声。上百名身穿助威衫的球迷,从花店门口集结,高举围巾与旗帜,一路高歌走向球场。那一刻,胜负早已被抛在脑后,唯有对家乡球队深沉的爱与坚守。

球迷们正在练习自创的助威歌曲。记者 卢燚/摄
下午一点,距离“渝超”渝东北赛区第四轮开赛还有两小时,县城一家花店门口已聚集了上百名身穿助威衫的球迷。他们围成圈,神情专注,在一位指挥者的带领下,反复练习着自创的助威歌曲。简单的旋律,质朴的歌词,却饱含着最深沉的热爱与期盼。这一刻,他们不是看客,他们是与球队并肩作战的“第十二人”。

球迷们出发赛场。记者 卢燚/摄
练习结束,这支特殊的“队伍”正式出发。他们高举印有“巫溪雄起”的旗帜,列队一路高歌走向球场。歌声穿透街巷,步伐整齐坚定,如同一支奔赴战场的军团。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入场,这是一场以热爱为名的仪式,是对主队最隆重的迎接。

球迷们为球队加油呐喊。记者 卢燚/摄
当比赛战幕拉开,看台化作一片澎湃的红色海洋。“巫溪——雄起!”的呐喊如潮水般此起彼伏,与激昂的战鼓声交织,筑起一道无形的声浪高墙。他们用嘶哑的喉咙齐声高唱助威战歌,每一次防守都伴随着震天的“坚守”,每一次进攻都激发出全场的“冲锋”,这九十分钟里他们的声浪从未停歇。
比赛结束,巫溪红池坝队憾负忠县烽烟三国队,在渝超联赛中遭遇连败。然而,看台上的红色身影并未散去。球迷们依然高举旗帜,歌声再次响起,比开场时更加铿锵有力。这一刻,输赢早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第十二人”——无论胜负,永远并肩。
渝超联赛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技战术的比拼和积分榜的变迁,更在于这一方水土所孕育出的、深厚而独特的球迷文化。排名可以垫底,但精神永远不会。巫溪红池坝队的球迷们,用他们的行动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主场”。他们的歌声,是穿透失利阴霾的阳光;他们的坚守,是球队重新启航最坚实的港湾。



